背包客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奇峰异俗 > 正文

奇峰异俗中国文物网-文博收藏艺术专业门户网站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4-5-12 10:37:10 人气: 标签:奇峰异俗

  divb      智勇开拓的外交旅行/b/divdivbr //divdiv所谓外交旅行,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或经济目的,肩负国家的而进行的一种旅行方式。这种旅行在中国最早起始于先秦时代,突出表现在烽烟四起的争霸年代,各诸侯国之间,士人频繁的外交游说。苏秦、张仪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到了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则是中国旅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divdivbr //divdiv在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西汉初年的时候,虽然人们逐渐从东西往来的商人的描述中了解到西域的一些情况,引起了汉朝人的好奇心,但由于交通不便,西汉人对西域的了解,总是一鳞半爪,很难有新的突破。/divdivbr //divdiv汉武帝时期,汉朝北部边境经常受到匈奴族的袭扰。公元前138年,为了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一起夹击匈奴。/divdivbr //divdiv张骞是汉中人,《三国志》作者陈寿说是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当时,随行的人有100多人。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人途径匈奴时,被匈奴抓获,被达10年之久。他采取韬光养晦之计,使匈奴人放松。后来,张骞抓住一个机会和少数随从逃跑,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趁匈奴内乱逃回长安。张骞前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出发时带的随从一百人,返回时,只剩下一人同行。/divdivbr //divdiv张骞这次出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与西域的一些国家交往,沟通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联系。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汉武帝要求的目的,但是通过他的旅行观察,却获得了有关西域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和民情风物,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并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以后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divdivbr //divdiv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国,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与上次出使西域不同,不用再担心匈奴袭扰,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但由于乌孙内乱,未能实现结盟目的。乌孙使者和张骞一起回到长安,之后他们把在中原王朝看到的繁荣在乌孙广为传颂。其后汉朝与乌孙之间农牧产品的交流蓬勃开展起来,最终还确立了和亲关系。/divdivbr //divdiv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他两次出使西域,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到,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鸵鸟等陆续传入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西行,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因而他完全可称之为中国世界的第一人。/divdivbr //divdiv畅通了一百四十余年的丝绸之,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又因匈奴的干扰而几近中断。朝廷于是选派班超再度出使西域。/divdivbr //divdiv班超是咸阳人,他从小勤奋好学,一心想像张骞那样立功异邦。东汉建立后,经过5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逐步恢复,国力渐渐强大。公元73年,班超带领随从到了鄯善国后,了解到了由于匈奴人的,鄯善国王不敢和他们亲近的,他们就纵火焚烧了匈奴人的营舍。鄯善国王见到汉朝使臣如此机智骁勇,立即打消了顾虑,归附汉朝。西域其他国家见此备受震动,纷纷改怀亲汉。从此,西域恢复了同汉朝的关系,纷纷派遣使者悦服汉朝,阻塞了五六十年的丝绸之又得以重新开通。在西域南道上,还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和平景象。/divdivbr //divdiv其时,班超还派甘英出使西罗马,由于各种原因,甘英虽然仅到达波斯湾就中途返回了,但是,他的这次旅行了解了许多有关中亚的宝贵资料。班超在西域前后呆了30余年,使50多个国家与东汉通好。/divdivbr //divdiv元代著名航海家汪大渊,字焕章,是江西南昌人,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还在他少年时代时,就跟随长辈游历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福建泉州。泉州港内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各种中外物品堆积如山,让他煞是兴奋。尤其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讲的异国风情,深深地激起了汪大渊的好奇心。/divdivbr //divdiv公元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泉州,搭乘泉州远洋商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行。这次海上旅游,从泉州港出海,公元1334年夏秋间返回泉州,前后有数年时间。他从泉州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然后回到埃及,继而出红海到索马里,往南直到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又从到加里曼丹岛,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divdivbr //divdiv这次远航,不仅让汪大渊满足了其由来已久的好奇心,而且使汪大渊打开眼界。公元1337年,汪大渊第二次又从泉州出发,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各地,两年后返回泉州。/divdivbr //divdiv汪大渊回国后,便着手编写《岛夷志》的工作。他要把两次航海所亲眼看见的所到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后来,汪大渊回到他的故乡南昌,又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并且在家乡刊印发行。此书便在群众中得以流传开来。/divdivbr //divdiv汪大渊在撰写《岛夷志》时,态度是十分严肃的。他曾说书中所记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明朝永乐年间,随郑和七下西洋的马欢说:随其(郑和)所至,……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了其所言皆是实。/divdivbr //divdiv删略后的《岛夷志略》比其前身虽然文字上有所减少,但仍涉及二百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岛夷志略》一书中有关、澎湖也有记录,书中记载当时的属澎湖、澎湖属泉州晋江县,盐课、税收均为晋江县所辖办。书中还多处记载了华侨在海外的情况,如泉州吴宅商人居住于古里地闷(今帝汶岛);元朝出征爪哇部队有一部分官兵仍留在勾栏山(今格兰岛);在沙里八丹(今印度东岸的讷加帕塔姆),有中国人在1267年建的中国式砖塔,上刻汉字咸淳三年八月华工;真腊国(今柬埔寨)有唐人;龙牙门(今新加坡)男女兼中国人居之,甚至马鲁涧(今伊朗西北部的马腊格)的酋长,是中国临漳人等。/divdivbr //divdiv《岛夷志略》也有颇多篇幅记载。当时中国称为罗娑斯,把港一带称为麻那里。那时候泉州商人、水手认为是地球最末之岛,所以称之为绝岛。汪大渊描写当时人的形象时写到,有的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唯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有的穿五色绡短衫,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除了一些少见之物,汪大渊还说北部某地周围皆水,实际说的是今天港以东一沼泽地。在其所记载的北部海岸的安亨半岛和高达八百米的基培利台地奇峰磊磊,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后来都被证明是真实无误的。/divdivbr //divdiv《岛夷志略》因其记载翔实,文字精当,在历史地理的研究上有重要史料价值,因此很早就引起国外史学家的重视。自1867年以来,学者中陆续有人研究该书,并将该书翻译成多国文字。例如《岛夷志略》中有多处详细记载的的风土、物产,这应该是至今为止有关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但是众多学者,他们似乎都不敢或不愿承认汪大渊到过,因为在汪大渊到后近二百年,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div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