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奇峰异俗 > 正文

西海都市字报刊平台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2-24 6:07:29 人气: 标签:奇事怪事未解之迷

  因为受到科学技术的,在古代,人们总会将一些自己不了解的自然现象当做奇闻怪事,有些内容甚至被史学家载入了史册,流传至今。

  在流传于我省的几部地方旧志中,记载着我省很多地方从汉代到所发生的“奇事”和“怪事”。如今,这些事情,很多都可以得到解释,也有一些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我省最早有龙出现,是在汉桓帝元嘉二年(公元152年),《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当时是有一条黄龙出现,但是具体出现在哪里,并没有记载。同一件事情,在《贵德县志稿》中也有记载:黄龙见于河曲。《后汉书》中也记载了这件事,说黄龙在金城郡(今民和等地)的允街。此后,又有几次关于龙出没的记载。

  清朝咸丰三年,在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回族自治县)又出现了一条龙,这条龙还摧毁了赵家庄的墙屋和树木。咸丰四年,又有龙到了西纳川的深山中,这次的这条龙,被人们称为孽龙,因为它造成了“臭闻数里”的情况。

  清朝康熙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原本冰冻的沙塘川河,一夜之间,河面上的冰居然全部开裂,分成了两半。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麒麟行”,是有麒麟经过造成的。

  龙和麒麟都是我国的瑞兽,但是它们并不存在。人们之所以将一些现象归结于龙或麒麟出现,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这种自然现象的不了解。我省著名文史专家、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崔永红先生对新版《西宁府续志》作了校注,认为《西宁府新志》和《西宁府续志》中记载的龙,很有可能就是。

  “所谓黄龙,很有可能就是裹挟了很多黄土或黄沙的,古代的人们认为它是黄龙。”我省文史专家朱世奎先生说。这里的龙,也有可能是巨大的闪电,出没于西纳川的孽龙造成臭闻数里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过后,产生的臭氧,或是击中树木后,造成的焦煳味。

  至于麒麟,朱世奎先生猜测,很有可能是人们对一些未曾见过或极少见过的动物的误认。我省分布着很多稀有动物,比如白唇鹿、中华鬣羚等,这些动物长相奇特,在视线不佳的情况,很容易被不认识他们的百姓误认成神兽。也或者是人们对牦牛等个头比较大的生物的误认。

  《丹噶尔厅志》记载,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八月初三,太阳初出时色红如血,之后才慢慢正常。那年秋天,河湟地区大乱。于是人们便认为,太阳色红如血,就是河湟大乱的预兆。

  朱世奎先生说:“初升的太阳之所以色红如血,很有可能是因为早晨的雾气,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线而造成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一些历史事件并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

  对于古人来说,天空和常神秘的。在我省几部志书中,还有一些有关星宿的记载。据记载,明朝穆隆庆元年十二月和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西宁上空都有星星陨落,而且“飞行有蒂”。这里的记载都是指流星,人们在看流星时,因为有视觉残留,所以经常会看见流星后面有一条线。

  《贵德县志稿》中还有两处关于彗星的记载。“道光十九年四月,彗星见于东南,长数丈,半年始散开。”“咸丰十年五月,彗星见于西南。9月,地震两次。”

  《丹噶尔厅志》中还记载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是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晴朗,毫无尘翳。但是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天空中却传来了如雷如炮的巨响,轰隆隆从北方传来,丹噶尔的百姓几乎都听见了这个声音,当时大家都怀疑是有神仙在敲天鼓。

  朱世奎先生介绍,在青海大晴天打雷的现象也被称作“干打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打雷闪电和降雨一般都发生在雷雨云中,但它们的影响范围远近不同。在雷雨云中心部位经过的地区,往往打雷闪电剧烈,雨也下得大。而在雷雨云边缘经过的地区,则雷声大、雨点小。而在没有雷雨云经过但又能听到雷声的的地方,就会只听雷声响,不见下雨。

  还有一些在古人眼里很奇怪的事情,都可以得到解释。例如“谷穗两歧”,意思是一株小麦长出了两个麦穗,这可能是因为生物基因突变所造成,古人却认为这是一件祥瑞的事情。

  也有一些奇怪的事情,至今很难有一个解释。《西宁府新志》记载,廓州(今贵德、化隆一带)有一座连云山,在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的一天,这座连云山居然发出了声音,季建业的情人周冰喊了三声“万年”。这很有可能是古人的误听或者讹传。

  志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在古人眼中很奇异,但在今人眼中却很平常的事情。比如康熙四十年,西宁有一个名叫贾文举的人,他的妻子生了三胞胎,而且都是男孩。这可能是因为在当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的缘故。

  唐武会昌元年,在我省茫拉,曾发生过一件非常奇异的事情。当时在茫拉有一座川城堡,一夜之间,川成堡的房屋和人畜居然消失在了人们的眼前。三年后,有人居然在川城堡旧址看见了灯火,还看见了有兵马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看到这种怪异的现象, 有人还在遗址上找到了一些金器。

  朱世奎先生说:“川城堡之所以一夜消失,很有可能是发生了泥石流,或者被流沙淹没。时间一久人的尸体和动物的骸骨氧化后,产生的氧化磷,达到燃点时会燃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火。至于有人看到有兵马,很有可能是一些野兽出没,被人误看作是兵马。”

  老照片:一切有关西宁的照片,无论是人或事,也无论是西宁的风光或是街巷的市民生活……(拍摄年代在2000年之前)。

  :如果您亲身经历了这个城市发展变化的重大事件,欢迎您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亲身经历,或详述,或片段,但求真实准确,如有照片等佐证更佳。

  张德潜先生(1920年—1981年)著名书法家,原名克刚,青海西宁市人,汉族。新中国成立之初,他的书法作品就颇有名气。他曾在饮马街影剧院书写每天演出的节目海报。

  在我年少的记忆里,他和我父亲经常往来。张先生浓眉大眼、大个子,身板挺直、温文尔雅。解放初期,他家住在饮马街中段西大门东屋。他待人谦虚、温和、尊老爱幼,他的为人处世得到众亲友的称赞。他们家中,有着良好的家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夫妻之间互相体谅,兄弟姐妹相互关心,他们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在城中东大街医药门市部对面,南边的一个铺子里书写门牌、门徽,为大家书写对联、挽联等。这时,他们家住在城中生产巷北口西边巷道的一座四合院里。在他家南房的堂屋内,我看见他裱糊名家的书画作品。

  他每次来我家,总是先到我祖母房内,给老奶奶请安、嘘寒问暖。1969年,我父亲和继母、五个妹妹下放到都兰县香日德农村务农。他来我家送行,给我父亲赠送了他书写的两幅毛诗词做纪念。书写的是毛的《清平乐·会昌》和七律《长征》,张德潜先生用擅长的行草字体,用笔娟秀俊逸、有流水行云之状。

  上世纪60年代末,他为成立西宁市书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任西宁市书协副。他还喜爱青海平弦曲艺,时常和亲友们对酒当歌。为亲友们书写国家领导人的诗词,用笔如神、字势伟美,犹如祁连山石松挺拔。他的书法作品被省内外广大收藏。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