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奇峰异俗 > 正文

心约寒香《巫山十二峰》浅析_奇峰异俗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4-9-11 7:17:26 人气: 标签:奇峰异俗

  与寒香君相识,源于多年前的一个论坛。那时我作为版主,有幸读到她很多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古韵诗词,我便开始关注她。在她之前,尽管我也曾迷恋过古风古韵,但在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为主旋律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古风古韵早已远离了我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的景象已一去不返。试想,现在还有谁能在寒冷的雪天,在家里燃起红泥小火炉,邀几个友人小聚,一边品尝新酿造的美酒,一边摇头晃脑吟诗作赋?那时节,聚酒者多行酒令,像《如梦令》之类,自然是最好的酒令了。如今文人雅士,早已不兴酒令,且大多不再去做“三句两年得,一吟泪双流”这种精雕细琢的文字游戏;贾岛半夜神游,破门改诗,一字之得,妙趣神传的故事,早已成为传说。即便我们偶或看见一些现代的古诗词,好一点的,大体依循了平仄律令,但其神其韵,平淡无味;绝大多数所谓的诗词,无非就是按照诗词的格式和字数排列而已。而寒香君及其她的诗词的出现,以及通过寒香君欣赏到她一帮友人裁云剪水的诗词,让我感觉到现代心灵保持“孟庄诗学”之境界者,原来后继大有人在!

  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寒香君的古诗古词中啜英咀华,一直被她的文字牵引和感怀着,因此也一直想给她写一点什么。但由于根底不深,终究迟疑着不敢妄评。自寒香君写完《巫山十二峰》后,这种念头又时时冒出,时时像有一件未竟的事紧紧地拉着我的神经。无论如何,即便蜻蜓点水,也该了一了这个心愿了。

  寒香君的诗词很多,去年犹有专集问世。虽然至今未曾收到惠赠,但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我肯定品赏过。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仅就《巫山十二峰》作的概评。

  《巫山十二峰》全都按《临江仙》的词牌来写(其中有变格)。我想,寒香君之所以选这个词牌,可能是十二峰差不多都居临长江之故。在这十三首词中,格律工整,几无瑕疵;一首一景,一词一韵;无论是画面、意境、空间、想象还是语境、词眼、警句等,都可以称之为上乘之作。

  遍访奇峰十二,问寻巴楚人家。心舟一叶向天涯。梦行山径远,风起暮云斜。 拾韵诗丽句,纤纤指点兰花。几多闲趣动仙槎。画图融峻岭,情愫伴江霞。

  这是寒香君十二峰的“序幕”。巫山十二诸峰绮丽多姿,妖娆万千,古往今来,擅奇天下。自唐宋以降,文人墨客写十二峰者几可谓汗牛充栋、恒河沙数了。比较著名的如唐代杰出诗人元稹、卢照邻,以及和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的李贺等都有遗篇。但是我想,这些作者受当时交通及信息的局限,不太有寒香君这种“遍访奇峰十二”的可能。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身临其境的韵致,亦更为了突破古人而摘取新义,寒香君足迹遍及每一个峰头,并“问寻巴楚人家”,以便从当地的居民那里了解更多的奇险之处、传说轶闻,从而“拾韵诗丽句”。由此可见,寒香君为文、为人的真诚和笃实。

  接下来的十二首,总的来看,大气典雅,朴素清新自然,体现了寒香君的诗心本色。置心于这神韵的诗性世界,我们不妨随寒香君的词踪韵影,作一番巫山十二峰的神游。并以此熟悉寒香君的创作之自然生态、人文意义和艺术魅力。

  寒香君这十二首词,虽然也属于借景生情,托物咏志,但我们可以看出她的语感和唐宋诗人的语境有很多的心灵沟通。她的词的理想追求以及心与“禅”,思与“词”之道,使她的审视穿透物象抵达本源,是谓自然生态、天簌之声,回归心灵栖居,即天地仁心。这一切来自于寒香君对自然神韵与依循,有着内在感受与时空对应的合一。

  此为十二峰之一的登龙峰。细细品读这首词,不难发现寒香君道法自然之,以及对自然及其内在之细微发现与审美情趣,都融合进情操的锻冶之中,“龙隐晴空烟海里,俨然玉带横腰。熏蒸和气涌云涛”,这里采用起兴手法,把登龙峰壮丽的形态首先展现给读者。这也是寒香君这组临江仙的共同特征。“足登青石,闲坐漫吹 箫”,这份沉静与平和,从容与庄重,朴质而自信,彰显了一个女词人的和境界超越;“一曲阳关歌彻后,惟余饮者寥寥”,该句演化自赵长卿“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阳关”即《阳关三叠》,取材于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寒香君在这里通过前面的意象,心中滋生了人生的喟叹,其中或有友情、恋情,或有往事的联想。但这仅仅只是为“尘心道尽是逍遥 ”做铺垫,彰显了她在与自然事物与内在的对话中,所持有的个人智慧、情怀以及如“花添诗锦绣,风展韵妖娆”的音乐般的“心禅妙境” 。

  暮雨朝云气象,忽寒忽热天时。眼前叠翠影参差。青江留客梦,几处寄相思。 悠扬声里,晓风浮浪山移。水云烟霭湿蓑衣,一船霜夜月,两岸柳堤诗。

  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忽寒忽热天气”以及“眼前叠翠影参差”的景象,应该属于夏秋之交的时节。我突然想,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典名句,是不是取景于斯时斯地呢?“沧海”、“巫山”,是至大至美的形象,其深广和美好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寒香君这首词,“青江留客梦,几处寄相思”,大约指的就是元稹和他的《离思五首》所寄寓的相思故事。“悠扬声里,晓风浮浪山移”,既号称朝云,自然只能晨观。立于船上,耳听船工,眼观一后掠的山色,即便晨雾打湿衣服,也依然诗情袅袅。“一船霜夜月,两岸柳堤诗”巧妙借用和演化了宋朝著名词人赵长卿《临江仙》“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两句,只不过“荻花”和“柳”节令殊异,故“荻花风”所表现的伤感和绿柳飞扬的诗意截然不同。

  三峡流泉风振谷,云围水绕虚徐。屐声渐远梦怀孤。清波濯碧影,橙橘傍平湖。 曾向溪边餐秀色,芒鞋竹杖扶予。烟生足底韵盈壶。羞贪金玉叶,惟爱圣贤书。

  未见其景,先闻其声。圣泉峰泉随山势,风振峡谷的气势跃然眼前。亲临美景,那流水声声,那行云袅袅,即便日久之后,也常常在梦中萦回。高峡平湖,波荡碧影,一派山青水秀,橙黄橘绿的景象。寒香君不愧玩词高手,上阕短短三十字,把一个仪态万千的圣泉峰写得如在眼前。在下阕中,词句古朴而清丽,情感平缓而轻爽,意境超然而亲和。恬淡安宁,怡然自乐。这正是寒香君亲近和怜爱的自然性,一颗淡定、寡欲而高洁的心,在延续返璞观念的辩证里,优雅的澄现了艺术的创造能量。

  霞染衣裳溪作镜,霜凝额上轻尘。露华月冷小蛮身。流光熏古韵,菇草缀罗裙。 近水远山千嶂列,悠悠一段闲云,如今依旧醉中吟,随波操短棹,傍岸送黄昏。

  神女峰之秀美,位列十二峰之首,而历代诗词歌赋亦冠群峰。因此,若再重复《高唐赋》的故事或者名人笔下的意境,显然难以突垣。是以寒香君用远镜头给我们摄下了最经典的“美人”画面:红衣女子、对镜描妆;轻蘸粉黛,娇容含羞。活脱脱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月光美人!远山回环,群峰列嶂,白云悠悠。这样的时光,还是饮酒赋诗唱和,可解忧烦,亦制尘欲。泛舟江河,遣怀山水,超世,岂不快哉!这首词,就情调而言,在整个十三首《临江仙》里,是我最欣赏的一首词之一。它言美而不落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我认为,这是一首可流传后世的佳作。

  陇上云收山色黛,晓天清碧初开。画屏曲帐玉庭阶。松峦过紫府,仙子坐莲台。 何处隔江吹绿笛,却疑误入蓬莱,烟楼风物两相该。吟哦谁与和?天地共徘徊。

  寒香君擅长捕抓自然意象,来指喻心象对自然界的诗意凸现。以画面的写意效果来表现诗的丰富内涵,从而构成对比与反衬的意象,让自己行走在文字中,又从文字中走出进而抵达更辽远的想象。同时,我们也了寒香君运用古典的和秉赋。“陇上云收山色黛,晓天清碧初开。画屏曲帐玉庭阶”,这就是画家写意的笔象,神来之笔就是“画屏曲帐玉庭阶”。然后,紫府、仙子、莲台,以及下阕的蓬莱,都与仙有关。好一幅仙境画!而接下来,“何处隔江吹绿笛”,和清代六舟所写的“谁家一声笛,吹梦落空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正陶醉于美景,忽闻笛声,一时之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此情、此景,诗意横生:谁与我弹奏琴弦,酬唱吟和?

  这首松峦峰,格调和意境极高,且字字珠玑,词句轻盈,适合传诵。

  两岸青山叠翠,并刀剪却愁容,流霞浅酌半江红。鱼惊舟下橹,展转借云篷。 无奈才情孤陋,诗文案上谁工?一杯香茗忆初逢。天边生远岫,岭上过秋鸿。

  集仙峰又称剪刀峰,是以寒香君用它“剪却愁容”,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上阕分别以叠翠、剪却、浅酌三个动态词表述了集仙峰的景致,“鱼惊舟下橹”,可以理解为停下船静观美景,水下的鱼儿往来穿梭,把橹都摇动了,从而惊动了看美景的人;“展转借云篷”指喻天空白云辗转,或指代为防日晒而寻荫的云块。我认为这两句是本词最杰出的警句,其暗喻的背景与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创造的静谧的意境暗合,取譬极高,用笔精绝。在下阕中,词人苦思之间,不觉恨自己笔拙,难觅绝句(既指一时之间难觅前人佳句,亦指自己难写出满意的好词)。“一杯香茗忆初逢。天边生远岫,岭上过秋鸿”。这时候,突然忆起一个妙笔生花的挚友。如果他在,会写出怎样惊世的神来之词呢?极目远山,几只大雁飞过,不觉心生几分落寞和寂寥。

  古寺远亭相伴,石溪花树争妍。轻衣筇杖访净坛。登高回望处,山半白云闲。 十里松涛阵阵,四时紫陌岚烟。澄潭秋月万山间。推窗一幅画,剪影两重天。

  仅仅五十八字的一首词,却历阅了净坛峰之古寺,远亭、石溪、花树、松涛、紫烟、澄潭等景象。文之凝练,笔之老道,可见一斑。“轻衣筇杖访净坛”,道出寒香君为写出有血有肉的词所付出的艰辛:轻衣筇杖,指喻之意,即已力疲,不得不借杖而行。同时也是用心观察山峰沟壑、溪流虫鸣、树木香草、地理气势、气候特征。不论是鸟瞰还是俯察,是仰望还是平视,是想象还是照实,她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净坛峰之神韵,或呈现出另一番仙气道骨与人文奇丽。白云悠闲,松涛阵阵,紫陌岚烟,澄潭秋月……整个净坛峰仿佛是浮动着的。而让我不得不拍案叫绝的,是本词的结:“推窗一幅画,剪影两重天”。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推窗的故事,但寒香君巧借于此,成就了可能不朽的警句。仅此,不得不叹服寒香君精深的国学知识。

  月落清溪寒晓露,千山紫翠微茫。两三烟树聚晨光,淡雰云起,还道是仙乡。 陌上年年新草绿,好风自带幽香,书生意趣赋疏狂,一行征雁,一水向汪洋。

  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何为乐山,何为乐水。现在很多专门写山水的诗人,其名曰山水诗人,他们可以从山水中获取自然观的真理,并从中超越而抵真我之境。寒香君能写出如此词律工整,意象透灵,思维清析,简洁清丽的起云峰经典,也不愧为巫山之人杰地灵,赤子担当了。吟之咏之,无不被其质真、婉约之纯情所感怀、所共鸣。

  设若用现代诗歌,欲着最精炼笔墨,来起云峰异彩和,我想无论多博学、多神笔,也写不出这般美感的语言。这说明古韵在艺术规律的呈现是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的。当然我并不是扬古抑今,而旨在说明没有古韵的语言形式,新诗也不可能超越古体诗词。好的现代诗,同样应有古体诗词的神韵与气质。

  回到词的本身。这首词上阕,写起云峰的晨景,尚可观摩“月落清溪”,那么同时暗喻自己是清晨跋涉。闲烟缕缕,云雾漫漫,这就是传说中仙居之处?下阕略显悲壮,主要慨叹在年复一年的光阴变迁里,虽自在、不拘,但时光依旧像大雁迁徙,如江河东流。同时也隐含有珍惜当下之意。

  笛韵声声遐远,蕙风袅袅清悠。蓼花滩里隐江鸥。上升峰顶月,巫峡水中舟。 淡识炎凉滋味,长空雁信谁收?闲身古江头 。胸怀存一卷,帷幄运千筹。

  我没有到过上升峰,很难想象,丛山峻岭之中,居然还有笛声悠远、蕙风氤氲、蓼花摇艳、江鸥闲啄的宁谧之境。而“上升峰顶月,巫峡水中舟”,可谓凸显峰之挺、峡之渊之绝妙取譬。

  上阕疏疏几笔,犹如相机摄像,将翠屏峰绝美近观之景,直写得令驰神往。可谓哀梨并剪,沈博绝丽。下阕犹似远镜头,赏满山黄栌(红叶),看遍野青草。犹胜一曲《蕉窗夜雨》的雅致。极目远看,山色朦动,恰如水雾缥缈。这岂是一个美字了得!

  放眼青山千万叠,石阶清梦奚何。与君一曲洞仙歌,幽兰香涧谷,松鹤舞婆娑。 徐步杖藜缘甚事,淡烟芳草横坡。乍来风起惆怅多,但书如梦令,犹自忆秦娥。

  寒香君对词的创作更多过于诗。且诗词均长。但在整体上,我认为她的词作高于诗作。我们知道,词兴盛于宋朝,更倾于人文;且词还是曲的前奏,因而衍生元明清之诗曲歌剧,这些与宋代词之抑扬顿挫、悲郁铿锵有关。因此又可以这样说,词曲是文人情感的彰显。寒香君深谙此理,在她的词里,情感抒发有度,词句流畅端庄,绝无杂兀,无轻浮之词,无绮靡之色,无之气。从这个角度赏析,这首聚鹤峰尤显突出。同时,这首词也深显寒香君运词之功,引典之顺。词中“洞仙歌”、“如梦令”、“忆秦娥”等都是词牌,却在这首词里无缝对接。且这首词,即便不善词者,若击节而诵,其意蕴、其美感自然明于,美于绪感:葱岭之上,清溪之滨,一曲清韵,松鹤群舞。杖敲石,足运诗步,风咏怅意,对景吟哦……其情其境,焉能不美,焉能不醉!

  对于诗词的了解并不多,仅限于中学课本中寥寥无几的几首,印象深刻的当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从来急,天地转,光阴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两首老师要求考试的,因而现在还记忆犹新。

  当时还有个真实的笑料,老师让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默写,只争朝夕,他写成 指针朝西。。。惹出一阵哄堂大笑。

  一直觉得自己的文学底蕴太差,不少东东看不懂,也有好多字不认得,所以对诗词总是望而却步,敬而远之。这样的诗词浅析,如及时雨,对我认识、了解、欣赏诗词有着极大的帮助。谢谢!

  ,,,,,,工作中,有空闲时间,来慢慢看,手机回帖,打字慢,一段一回吧。

延伸内容: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