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奇峰异俗 > 正文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奇峰异俗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4-9-25 18:20:39 人气: 标签:奇峰异俗

  山川灵秀·季节(油画局部)

  廖学军的艺术横跨数个领域,从书法、速写、水彩到近期的油画,都一一记录了他努力、创作的和珍贵的经验。虽然,做艺术的人同时涉及几个领域的现象也不在少数;然而,能够在不同的领域里都有独特的创建,成就了个人的一己面貌而称善于画坛者,则不可多得。

  ■书法、速写、水彩和油画串为一个整体

  廖学军出道于油画专业,但在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后,却闯进水彩领域开拓艺术的前景。油画与水彩,本是姐妹般的双向关系;而广美特有的水彩传统与师资的优势,促成廖学军的发展取向就不足为奇了。要了解廖学军的艺术,必须把书法、速写、水彩和油画这几个环节起来视为一个整体,它们的艺术特色是相互关联的。书法是他步入绘画领域的最早根基,其行笔的线条,字体的构造,枯润的配搭,腕力的运转,都直接影响到他的水彩和速写的个人技法的形成。水彩是廖学军目前艺术创作的巅峰,而近年的油画艺术则是他努力攀向另一更高境界的雄心。

  廖学军的水彩艺术,人物画是其主轴,风景亦多佳作。他作品中那略带情节性的布局结构,不同于一般肖像绘画。那些看似不经意地撷取于生活的片断,又似乎是作者有意识地安排的情节。它了艺术家对周遭生活的关注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它反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情怀,然而又非时下那种追逐华丽甜俗的唯美倾向。其绘写风格以大笔触辅以淋漓水分,显然是“湿画法”的一种。然而他又能于精细处作重点刻画描绘,全幅收放自如。可见廖学军在广东这个水彩大省的丰腴土壤里,不但扎下了深厚的根基,而且已经拓展出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

  廖学军的速写艺术与其水彩可谓连成一线,他的钢笔速写是在湿纸上迅速写成,那种水墨淋漓的洒脱气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光效和一种奇幻的空间感。作品所呈现出作者的感情与气度、线条与肌理的效果实属不凡,虽称之为速写,但已超越了纪录物象和收集素材的功能,实质上已是一种绝佳的素描艺术。它具有强烈的原创性和个人面貌,将线性的语言为水墨横溢的游走性视像,与水彩的特性是一脉相承的。

  廖学军自小喜爱书法艺术,一直临习书写,从不间断。其笔法刚劲雄强,结体兼具画意。撇捺间笔力奋发,左右开弓。有碑之雄奇又有帖之飘逸,有造势之思却无矫饰之弊。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要深入地固非易事;而另辟蹊径,独出心裁更难上加难,恰巧廖学军的书艺创意就从此点寻求突破。他把篆、隶、章草、楷、行的精华笔法综合起来,建构一种个人风格的字体,就如绘画一般,在同一件作品里同时体现了疏密、肥瘦、徐疾、方圆、轻重的变化,正是书中有画。廖学军的水彩讲究书写性的笔法,落笔果断,一如书艺的气度。而书艺中的清奇、开合自如,又可反映到他水彩艺术中的清丽透明、收放有度,以及那庄重而俏丽的艺术效果。所以,廖学军的水彩和书艺也是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

  ■油画探索具象与抽象间的朦胧境界

  近几年来,廖学军踏着既得的基石,毅然跨向油画的领域,而且冒险地探索一种介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朦胧境界。他这个转变并非偶然,因为此前所作的写意水彩芭蕉,已经进入了一种光色交融、水汽蒸腾的半抽象世界。廖学军的油画以自然山水为创作蓝本,他并不着眼于如实描绘山水的形状和结构,因为他摆脱那种重现三度空间的模拟自然的。笔者之所以将廖学军这种开拓的冠以“冒险”两字:其一,是他决然搁置既有的事业而闯进了一个未知数的境地;其二,以油画作抽象山水,融合东方观的虚幻诗情,已有前辈树立了里程碑式的典范。诸如留法的赵无极、群等大家的经典之作,固然可以提供经验的借鉴,但欲在此领域另辟蹊径,开拓新的版图,寻求超越的空间,的确相当艰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正是廖学军的勇敢之处。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轴,它不同于的风景画。风景画以模拟三度空间重现自然景观为目标,而中国的山水画从一开始便注重主观的构成和的演绎;它之所以被称为山水画,因其描绘的并非常规的悦目景致,而是把自然界的大山大水,经画家的主观取舍安排,浓缩为一超现实的山水景象。它强调的是胸中幽壑、澄怀的诗境、尘俗的逸气、甚至是一种出世观的追求,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是带有浓厚的文学性、理想性、哲学性,而且是文化在视觉上的一种体现。廖学军重返油画领域,以山水题材探索自然景观的一种神秘感,他尝试运用的形式和媒材来开拓带有中国传统观的新山水。油画毕竟有异于水墨,以其在光色上的优势,以及反复着色覆盖来营造肌理的特点,其浑厚的重量感和空间的层次感,更有利于艺术家从一个纵深的角度去演绎其观念。

  廖学军的油画山水特色,虽然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但并没有强调中国式的水墨笔触,亦非追求萧疏淡泊的士大夫逸兴;而在保留油彩那种厚实雄强的视觉之外,他将其娴熟的水彩技法巧妙地运用在画布之上,以水性流走的轻盈特色来探索一种空蒙的大气感、一种氤蕴于山壑间的隐秘。他一方面以积叠的稀释油彩的笔触来营造肌理,一方面以隐约的光色效果来烘托画面的焦点。其色调是浓郁的,气氛是神秘的,反映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景仰和的虚怀。廖学军所追寻的只是心中的意象,并非着意描绘某种特定的。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那是搜尽奇峰之后再打草稿,古人并不热衷于坐在实景前写生,而是饱览山川之后再重新构造出心中的风景。故此,廖学军的油画山水自然是描绘其心中的意象,并且是一种“朦胧”的意象,它包含了文学的诗意、人生的阅历以及对视觉艺术语言的变奏演绎。

  ■一直离不开那种书写性的情怀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语出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用以品评诗歌的境界和风格。返虚者,乃回复自然之道。虚能养气,气物浑成而生变化。力在外而气在内,气力相交则雄健积成。司空图以此形容诗歌的雄浑境界,今笔者借用为本文之题目,不特因廖学军的油画山水新作令我联想到一种充满朦胧意象的雄浑画境,而更进一步地感一种返璞的虚怀。廖学军的艺术起步于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早已结缘。其后经艺术的洗礼,历经油画的训练而在水彩领域有骄人的建树。于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时,突然转向以油画去开拓一个崭新的版图,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融合绘画的表述语言,即可视为一种思想回归的循环。在技术上可以是挑战,在上可以是,在历程上则是回归、重整与再进发。

  廖学军的艺术历程一直离不开那种书写性的情怀,虽然经历了由线到面、由墨到色、由水性到油性材质的演变,但那传统文艺的与气韵,依然贯穿着他的人生。其光色交映的新山水或能在一种隐秘的、朦胧的空间中,在一种返虚入浑的大气中,寻找到它的定位。

  (作者为旅美著名艺术家、艺评家、中国油画院特邀艺术家)

  链接

  廖学军绘画艺术作品展

  ●策展/学术主持:钟耕略●主办: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市文联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等●开幕酒会:2014年9月20日(周六)下午三点半●展览日期:2014年9月20日~30日●展览地点:中山书画院展厅(中山五1号中山日报副二楼)

  中山乡亲多人在国外从政不少官员回乡省亲..屋内手机不翼而飞视频锁定女贼风吹门被关 幼儿锁在屋里听听中山乡亲的回乡趣事三人合伙盗10多家工厂警方破案追回一批失..疑电线涉水短 家私厂起火举报食品标签违规索10倍赔偿7562元男子多次催债无果欲泼汽油对方症男子刺死妻子被判8年连砸8车盗窃财物偷60元获刑10个月

延伸内容: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